“水稻院士”胡培松:做农业需要点情怀
时间:2022-09-27 10:06 来源: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:


胡培松院士在和淳安汾口镇种粮大户交谈。


平头方脸,脚穿布鞋,头戴草帽,皮肤黝黑,对农民十分亲和。在一次市科协“双千行动”淳安行活动现场,胡培松院士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中国水稻研究所胡培松院士的办公室里,挂着一首颇具哲理味的插秧诗:“手把青秧插满田,低头便见水中天;六根清净方为道,退步原来是向前。”

一天看不到稻子,胡培松心里就不踏实。他的窗外,就是一片稻田。眼下,正是水稻收割的季节,稻田一片金黄,和这位老水稻人的心境呼应得恰到好处。


下地干活,和农业结下不解之缘

1964年5月,胡培松出生于杭州桐庐分水镇,从小在桐庐农村长大的他,小学开始就要下地干农活了,这让他和土地、粮食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浙江农业大学(现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)本科毕业后,胡培松考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继续深造。读研期间,胡培松进入中国水稻研究所遗传组学习,这个研究小组先后产生了多位院士和所长,被称为“水稻所黄埔军校”。

在中国水稻研究所,胡培松遇到了他的两位恩师——当时水稻所所长熊振民和副所长闵绍楷,他们教会他科学研究的精神,并将他领入水稻育种的研究道路。

研究生毕业,胡培松留在了中国水稻研究所工作,又遇到了另一位恩师——著名优质水稻育种家黄发松。那时胡培松还年轻,很多水稻育种知识还不懂,是黄发松老师手把手教出来的。

长大后投身农业,让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,对粮食的认识也更深一些:“我们国家每年的‘一号文件’,几乎都是关乎农业,尤其是粮食安全问题。”

水稻育种这一行,靠的是几代人的共同努力。胡培松说,很多成果的诞生往往是继承发扬老一辈水稻人的成果。比如,中国第一个优质早稻品种,就是基于黄发松老师的研究成果培育而来的。


培育多个优质稻品种,填补国内空白

上世纪90年代,我国粮食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,品质好的粮食主要依靠进口。为解决口粮问题,我国长期研究如何提高水稻产量问题。

籼稻作为稳定“口粮”安全的基础,其面积约占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的68%,产量约占总产的65%,但籼稻生产中最突出问题就是品质差。

1991年,胡培松开始籼稻品质遗传改良的研究。他说,优质稻的几大指标是:好看、好吃、好加工、有营养;在外形上,无垩白、全透明、亮晶晶,同时要求口感和营养兼具,则须依靠淀粉结构及含量、蛋白质含量等理化指标进行分析。

在黄发松老师的带领下,胡培松组建了中国水稻研究所“优质稻育种”团队,经过长期研发,克服了种质匮乏、技术短缺等育种难题,最终培育出了系列一级香稻品种,填补国内高端优质大米的空白,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优质米产业发展。

经过20年的努力,胡培松又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个二级优质早籼稻品种“中鉴99-38”。2009年,“籼型系列优质香稻品种选育及应用”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,这是可以与泰国香米相媲美的优质稻米。

“以前我们觉得泰国的香米、日本的大米好吃,做测评时也会把国产大米和日本、泰国的大米作对比。现在,我们培育的水稻品种,口感、产量都可以和国外的大米相媲美了。”胡培松说。

在解决了食用早稻优质化的问题后,胡培松团队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。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,胡培松带领团队研究的“超高产专用早籼稻品种‘中嘉早17’的选育与应用”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

“中国人的饭碗,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”

在胡培松眼里,水稻育种科研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,科研人员要有点农业情怀。既然选择了这条“稻路”,就耐得住寂寞,坐得了“冷板凳”。

比如,双季早稻选种季节,是胡培松一年中最苦最累的时候。七八月的高温,早上6点起床就到田里,干两个小时活上来吃个早饭,已经全身湿透,换好衣服又下田去了,等再上来时,刚才的湿衣服已经被电风扇吹干了,又可以重新穿上,如此反复,一天下来要换上三四套衣服。当研究成果最终出来时,当磨米机里亮晶晶的米粒出来时,胡培松比谁都开心,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。

以前,胡培松喜欢住在所里,早上一起来就要去田里去转一圈,再去食堂吃早饭。即便现在住到杭州城区,他依然保留着这个习惯,早上到办公室,也要习惯性地到试验田去看看。

胡培松关心农田灌溉区重金属污染问题,关注部分地区耕地非粮化问题,关注老百姓吃饭的健康问题。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突破,未来的科研将重点聚焦“吃得好”“吃得安全”“吃得健康”这些领域。比如,要发掘香味基因,要培育重金属低积累的新品种。

“针对诸如患有肾脏病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特殊群体,未来我们的饭桌上有望涌现出极具个性化的,并带有保健、辅助疗效功能的水稻新品种,这都我们的研究方向。”胡培松说。

“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。除了要保证口粮绝对安全外,我们还要把饭碗端得更牢、端得更好。”胡培松说,“做农业很辛苦,希望有更多年轻人爱农、学农。”